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馆内动态 > 学术动态

新四军与淮剧发展浅析
发布日期:2018-04-11 浏览:

  

 淮剧是江苏省的地方戏种之一,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兴年间,起源于江苏北部的盐城阜宁地区、清江、淮安和宝应一带, 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淮剧从原始时期的农村民谣、小调、田间耕种运输途中的劳动号子,发展到“三可子”、“江北小戏”,最后到“江淮戏”,淮剧不断地兼收并蓄,经过了几次大发展,而自1941年新四军军部驻扎盐城后,发起了“新淮剧运动”,一大批新四军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了江淮戏的创作、辅导,不仅使其成为唤起民众、团结抗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发展了新淮剧,开创了淮剧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编演现代戏的先河。

一、新四军对淮剧的促进与发展:

(一)丰富表演形式

    1941年,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使得这座苏北小城焕发了新的生机。新安旅行团也从广西桂林,转道湛江、香港、上海等地,来到盐城。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和代军长陈毅热情会见了新旅团员,同时也布置了“组织苏北十万儿童,支持新四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任务。

新安旅行团的团员们是来自于全国各地,而在途经其他地区,宣传抗日主张,激发群众抗日热情时,则大多是以演话剧、歌曲、舞蹈等等形式来呈现。然而到了苏北根据地后发现,这些办法行不通,老百姓根本不爱看。由于新旅团员们来自不同地域,地方语音较多,语言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时老百姓的文化素养较低,很难明白演员的想要表达的意思。

就在新旅成员们苦于良策时,陈毅军长却给了他们启发: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新旅的成员们很快和当地的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农忙时一起劳动,向当地百姓学习当地方言和大家所爱唱的劳动号子以及家家爱听的当地戏曲——淮剧。淮剧是老百姓情感的宣泄,其腔调中自带的哭腔更是百姓们受尽压迫后内心情感的表达,语言则以地方方言为主,通俗易懂,极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共鸣,而使得闻着潸然泪下。新安旅行团的成员们在学会了这些腔调后,开始了对淮剧形式的丰富。她们将唱与舞蹈相结合,演唱的同时,加上了歌剧的表演手法,使得老百姓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样的演出形式。这也是淮剧发展史上淮剧与歌剧的联姻,使得本以唱为主的淮剧,加上了许多舞蹈、身段的展示,也让淮剧的舞台渲染力更强。

(二)“旧瓶装新酒”

淮剧毕竟属于旧有的地方艺术形式,除了一部分来源于群众劳动创作之外,同时也有来自于旧社会表现一些糟粕、庸俗的内容。因此,“旧瓶装新酒”成为利用淮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原则。所谓的“旧瓶装新酒”,指的是“利用群众所熟悉的、颇能接受的淮剧来表现根据地建设的、抗日的新内容。”正是这样的结合才能使淮剧焕发新的生命。

新的改革总会是争论的焦点所在,对于这一改革,众人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的形式脱胎于民间艺术的旧形式,是封建没落的颓废的东西,这个旧形式妨碍了新内容。”3但是也有人反对:不管是旧形式也好,新形式也好,只要是老百姓喜欢的,只要是能用它展示抗日工作需要的,我们都应该尝试,都可以尝试。

阜宁县政府文教科科长黄其明成为了第一位吃螃蟹的人。黄其明曾说过:“自然‘旧瓶装新酒’许会使新酒变味,然而‘瓶’总是可以装‘酒’的。当我们还没有适当的‘新瓶’来装‘新酒’时,‘旧瓶’总比没有瓶好。你要是手捧着‘新酒’等着‘新瓶’,所得到的结果是酒从手里流走了,或者变味。何况今天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正是‘旧瓶’,不是洋酒洋瓶呢。”1943年,他创作的《照减不误》,由盐阜区最早成立的地方县专业文艺团体阜宁文工团首先排练。以淮剧的形式却展现的却是减租减息运动。由于该戏形式是老百姓所熟悉的腔调,而内容更是贴近百姓生活,让他们更加感同身受,所以一经演出,反响强烈。多家文工团和农村剧团也争相排演。《照减不误》演变了盐城全区,更是形成了“不减租没有道理”的强烈社会舆论。观看演出时,百姓们更是对其中的“坏蛋”张百万、赵管账等抛泥巴、丢砖头。演出之后,很多地主也是承认了错误,表示“我就是张百万”,表示“照减不误”。

《照减不误》的演出所取得的成绩,也证明了“旧瓶装新酒”的可行性和淮剧艺术形式的生命力。之后淮剧被广泛运用于表现现实主义题材。据《华中根据地戏剧书录》部分记载:仅1943年至1944年,就有近70个淮剧剧本,内容涉及到根据地建设的方方面面。

(三)完善唱腔,加强表现力

淮剧在盐阜、淮海区受到广泛的好评,也使得更多的艺术家、剧作家关注到这一地方戏种。阿英原是话剧剧作家,他所创作的话剧《李闯王》深入民心,脍炙人口。他发现淮剧在苏北地区流行十分广泛后,支持黄其明对淮剧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还将话剧的表演形式同话剧的唱腔相结合,提高了淮剧的表现力。与此同时,著名音乐剧章枚也本着“移步不移形”的原则,为黄其明的《渔滨河边》整理改编了“新淮调”、“新拉调”等曲调,改编后的曲调更具韵味,深受百姓们喜爱。

二、新淮剧改革的影响

(一)激发抗战热情,宣扬政治政策。

淮剧的表现形式丰富,感染力强,每每演出,淳朴的百姓总是会身入其境。《过关》一剧,演出后,影响深远,很多人看后当场痛哭,茅塞顿开。更有老百姓拿出毛巾、钱等等扔向台上,作为慰劳品。此情此景也感染着这些青年演员们,演出结束后,好几个青年立即报名参军。盐阜大地文化繁荣同时,参军拥军也是如火如荼的开展。

通过淮剧这样的艺术表现,让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共产党的政策,这远比我们直接去挨家挨户宣传要生动地多、有趣的多,也让老百姓更易于接受。除了上述一些剧目外,还有《懒龙伸腰》、《组织起来》、《同心土变金》等等,都充分展示了积极抗日的意义。

(二)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当地文工团的繁荣

1943年到1944年,淮剧大量的创作、编演,使得平时几乎没有娱乐活动的老百姓们在休息时候,能够享受到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而戏中不仅所展现的内容通俗易懂,而且演唱的语言、曲调无一不是自己所熟悉的,也让老百姓在爱听之余,能爱哼唱几句,使得淮剧的影响更加深远,生命力更加蓬勃。

淮剧深受百姓的喜爱,这让大批的文艺工作者也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淮剧身上,以这样的形式去展现新内容新知识,也成为了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共识。阿英同志在对淮剧进行研究、改革后,也开始编辑《戏剧特辑》,办戏剧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新淮剧表演的文艺人才。1944年,盐阜区各县文工团经过集中整训后,分头走向了农村基层,办培训班,教唱新淮剧。一批批优秀的淮剧演唱者脱颖而出,著名歌唱家雪飞在《渔滨河边》表演时,群众们寂静无声,大家都说三里路外都能听见雪飞的歌声。

 

   

    新四军对淮剧的影响,一直至今。盐城在现代淮剧的创作上与当年一脉相承。在创作题材上,这些作品以敏锐的社会嗅觉,以尖锐的戏剧矛盾揭示出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如姜邦彦、乐民所创作的《打碗记》,在前半段以陈奶奶眼瞎,被二儿子以及大媳妇嫌弃,以至被逼跳河自尽的悲剧,来表现现代社会中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社会问题。虽然最后被孙媳妇所救,但是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却是深刻的。近两年徐新华所创作的《小镇》更是一出惊心动魄的“灵魂过山车”,一部真真切切的忏悔启示录。通过对灵魂的拷问和自我救赎,去反思当下我们所缺失的,最该找回的是什么。《小镇》也是问鼎2016年文华大奖,在全国10部戏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展现了现代淮剧的蓬勃生命力。而这着辉煌与成绩也将激励着更多的淮剧研究者、创作者、演员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淮剧注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