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历史回顾 > 英烈故事

气吞山河的大胡庄战斗
发布日期:2023-07-31 浏览:

在今天的楚州区茭陵乡大胡庄,一座烈士纪念塔格外引人注目。虽说发生在这里的战斗已经是60多年前的事了,但依然能勾起人们对长眠于此的八十二颗忠魂的缅怀。

1941年春,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在由皖东北奉调盐阜途中,挺进到淮海与盐阜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交界处———淮安(今楚州区)边界。为拔除淮盐交通线上两大障碍———阜宁的风谷村和青沟的日寇据点,该团临时集结于淮安的苏嘴一带。为确保战斗顺利进行,团部决定一营二连开赴以茭陵为中心的淮安以北一带,执行战时特殊任务。

二连是一营的主力连。连排干部都是跟着黄克诚将军南征北战、东拼西杀、屡建功勋的猛士,但连队的武器不够精良,弹药也不充裕。三个排只有两挺轻机枪,每个战士除了配有一支老式套筒外,仅配备了4枚手榴弹和两把刺刀。4月23日,一营二连的战士们在副营长巩殿坤和连长晋志云的率领下,进驻苏嘴西北约十公里的大胡庄。25日深夜,敌人获知2连在大胡庄宿营的消息,连夜从涟水出发,以200名日军,500多名伪军的兵力悄悄包围了大胡庄。

啪——!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拂晓前的寂静,我哨兵发现了紧急情况,鸣枪报告。随着枪声,敌人像一群恶狼一样扑了上来,一下子冲进了圩子,把2连拦腰截断。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晋志云连长迅速指挥1、2排就地展开,利用院墙、猪圈、和房屋的窗口就地反击,狠揍敌人,两挺机枪很快将敌人打的缩回了头,副营长巩殿坤甩掉上衣,左手握鬼头大刀,右手抓着驳壳枪把,迅速指挥已有伤亡的3排抢占房屋,把住巷口等几个有利地形,奋起还击,终于压住了敌人突如其来的第一次冲锋。

就在指战员们抓紧时间摸情况的时候,日军赶着伪军,紧接着又对2连阵地发起了第2次冲锋,霎时阵地上尘土飞扬、砖瓦横飞,房顶炸穿了,院墙炸塌了,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去。然而,2连的战士们英勇顽强,又一个接一个冲上去,敌人的二次冲锋没有得逞。紧接着第三次冲锋又被打回去。强盗们急红了眼,连续扔出几颗毒气手雷,趁着烟雾,又发起了第四次冲锋,这时,2连已经伤亡过半,弹药也所剩不多了,已经没有突围的可能,只有与敌决一死战。

副营长巩殿坤命令大家上好刺刀,当敌伪军又冲到面前时,他一跃而起,大声喊着“杀!”冲向敌人勇猛突刺,战士们也冲上去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被分割在另一边的连长晋志云沉着指挥1、2排的战士们将房屋的山墙打通,战士们能穿墙移动,巧妙地和敌人捉迷藏,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经过指战员们浴血奋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第四次进攻。几个小时过去了,凶残的敌人仍是一筹莫展。于是敌人再一次露出了强盗本性,他们抢来群众的柴草,从庄北头点火烧屋,在呼呼的东北风猛刮下,小西厂顿时浓烟滚滚、烈焰冲天。被激怒的敌人趁着浓烟烈火发起了第五次冲锋。2连指战员们坚定的战斗在火海之中。这边,2连的机枪手牺牲了,炊事员顽强地从血泊中爬过来,抱着机枪向敌人扫了一梭子子弹。身负重伤的晋志云同志清楚地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他坚毅沉着地和几个伤病员拆毁了机枪,将机枪的零件扔到猪圈和土井里,阵地上一个个伤残的战士将自己心爱的武器拆毁,当敌人哇哇冲到跟前时,他们有的抱着敌人滚进浓烟烈火,有的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另一边,巩殿坤同志看1、2排阵地已经丢失,大火又烧着了自己所在的瓦屋,身边已经看不到活着的战士,他熟练的卸下了机枪,使尽力气砸向一个爬到墙根的敌人,接着,无情的大火将他吞没了。敌人踩着一片焦土,占据了2连的阵地。鬼子见到有几个身负重伤的战士拒不投降,竟丧心病狂的把他们绑在木棍上,放在山芋窖口活活烧死。

当天,我24团政治处主任李少元同志带着政治处工作人员,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助下打扫战场,竟没有发现勇士们一具完整的遗体。全连除负重伤躺卧在烈士遗体下边的1排2班战士刘本诚幸存外,在阵地上留下了我82位勇士的忠骸。英雄的2连指战员们,以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气吞山河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永垂青史。

 

                                               (丁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