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日报》是当年中原局机关机关报,由刘少奇倡导并在盐城创办诞生,当时化名胡服的刘少奇题写了该报的报名并兼任报社社长。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为了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军部,由陈毅代军长。1941年1月24日的这张《江淮日报》便刊登了代军长陈毅的就职通电,背面还有著名画家鲁莽所作的陈代军长的头像。由于年代久远,这张报纸已经泛黄,但令人不解的是,报纸的边缘还有明显的被烧焦的痕迹。这其中便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抗战爆发后,日寇的铁蹄在盐阜大地上肆意践踏,“扫荡”“清乡”政策让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报纸捐赠者邱铭玉是盐城大冈人。41年冬天,为了躲避敌人“扫荡”,邱铭玉抱着两岁的孩子在镇西芦苇荡地区躲了10多天后,听说鬼子撤了才冒着雪花往家赶、好不容易走到镇外,却发现唯一可以过河进镇回家的小木桥被拆除了,正当她急的团团转时候,镇边巡逻的新四军两位战士走了过来,隔河相望,问明情由,毫不犹豫地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背着邱铭玉母子过了河。从没见过这样的队伍、这样的兵,邱铭玉万分感动。
4天以后,小镇进驻了一支上千人的新四军部队,邱铭玉家住进了8位,邱铭玉腾出家中最好的两张床,又找来干净的稻草和多余的被胎,为战士们打好地铺。每日里还主动烧茶送水,热情接待。10多天后,因有紧急军情,这批新四军连夜北撤,临行之际,有位佩手枪的同志将一捆扎好的报刊交给老人,并嘱托:“这捆报刊比较重,带走很不方便,就暂时留在你家,请代为保管,日后我们会来取。”在当时的环境下,要保管这批报刊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若是被日伪军查出,后果不堪设想。但老人与新四军战士10多天的相处使她深知这支队伍是穷人自己的队伍,这些报刊肯定也是为穷人说话的,她看到一张报纸上还印了个头像,一眼就认出是陈毅代军长。邱铭玉毅然接受了这位同志的委托,收下报刊,代为保管。谁知这一保管就是40多年。
文革期间,当年新四军的政委刘少奇受到冲击,而军长陈毅也要打到,由于他们都在盐阜地区呆过几年,已有人编写批判材料,邱铭玉对此根本无法理解,但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要将这批报刊烧毁是毋庸置疑的。就在熊熊燃烧的火焰吞噬着保存了几十年的报刊时,邱铭玉想起了新四军的许多往事,不由从火中抢出一捆报刊,其中就有这张《江淮日报》,扑灭上面的火焰,快速塞进一个坏热水瓶中,保存至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张报纸上有烧焦痕迹的原因。
1983年,新四军纪念馆筹建工作全面开展,派人四处征集文献文物,老人的家人得知这一消息,将保存了近半个世纪的《江淮日报》无偿捐出。据调查,这张1941年1月24日的《江淮日报》可能是全国孤张。而这张报纸上刊登的陈毅代军长的就职通电也成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时间的有力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